講道: 林家宏牧師

題目:安心之道2-獻心                         

經文:馬可福音七章1~8

今天我們要繼續來談「心」。心靈操練當然要談「心」,不但「談」我們的心,也要「操練」我們的心。那麼,要談什麼樣的心?要操練什麼樣的心?

    現在我們來聽一個有關心的故事。這是關於商朝(西元前751-1112年)的末代皇帝紂的故事。《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這樣形容他:「帝紂這個人,聰明過人,反應靈敏,而且見識多廣,他的勇力能赤手空拳跟猛獸搏鬥」。但這只是他為人的一面。紂王把權力集於一身,以為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操在他的手裡。他「貪圖享樂,苛捐雜稅,整日遊戲玩樂。」他是這樣的一個暴君。結果,「人民怨聲載道,憤慨不己。」紂王有一個叔叔叫做比干,認為在這樣下去商朝只有滅亡。比干說:「為人臣者,就是殺頭、挖心,也非得據理力爭不可。」於是比干去見紂王諫勸他三天不走。紂王怎能聽得進去呢?他非常生氣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就命令衛兵把他捉起來,當場剖開比干的肚子,觀看他的心。

    這樣的故事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在場的人一定嚇得魂不附體,不敢吭聲。只有帝紂一個人不動聲色,傲視全座的裙臣,把他們完全懾服了。但是,這也是商朝滅亡的開始。誰能永遠容忍這樣的暴君?於是周武王起兵討伐紂王。紂王被打敗後逃亡,最後引火自焚而死。這種恐怖統治在歷史上層出不窮,造成多少人間悲劇。

一、先知難為

    紂王殺比干取心的故事令人慨嘆先知難為。比干可以說是一位了不起的先知,明知這一去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他還是去了。他說:「為人臣的,就是殺頭、挖心,也非得據理力爭不可。」我們通常認為,未卜先知者就是先知。這是普遍對先知的誤解,是「先知」這一詞單獨使用引起的錯誤。「先知」這一詞應該和另一個詞「先覺」合併起來使用才會減少誤會。「先知先覺」基本上是指對時代的弊病不顧自身的安危,撇開自己的利益,挺身而出,而敢怒敢言的人。古代以色列就不乏這種先知先覺的人,如以賽亞、耶利米、阿摩司等等,而古代中國如比干者也不少。

    但是,先知先覺難做啊!比干忠言逆耳,結果心被挖出來慘死。古代猶大國的耶利米,其先知也做得好苦。他出來做上帝的舌喉本來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意願。他一推再推,但無論如何也推不掉。上帝對他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選召)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1:5)。耶利米沒有辦法,只好去宣講壞信息,就是猶大國將被巴比倫王國滅亡的壞消息。這還得了!耶利米成為眾矢之的,險些喪失性命。

    耶利米心裡的痛苦可想而知。上帝選召他時不也是向他說過嗎,「你不要懼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耶1:8)。可是他卻被人懷疑是通敵的猶奸,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有一度他埋怨上帝說:「上帝啊,你曾勸導我,我也聽了你的勸導。你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耶20:7)。

    耶利米是大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生在猶大國的人,時間上和空間上和我們差距相當大,但他的困境我們可以體會出來的。說實在的,要做一個先知先覺的人,真得不容易!猶大國滅亡之後,耶利米被人挾持到埃及,從此便下落不明。

二、獻身與獻心

    先知先覺這麼難為,為什麼還有人要做先知先覺呢?像比干的悽慘遭遇,像耶利米的含垢忍辱的例子多的是。對基督徒來說,耶穌更是一個突出的例子。當時的宗教當局視他為眼中釘,蓄意要陷害他,連政治當局也不放過他。有一次有好幾個猶太教的領導人跑來通報消息,對耶穌說:「離開這裡去吧,因為希律(王)想要殺你」(路13:31)。我們可以想像,耶穌的一生是有驚有險的一生,最後他不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

    我們不得不再問,為什麼?知道要走的路這麼坎坷,要做的事這麼艱難,為什麼仍然有那些先知先覺的人不屈不撓地背負人生的重擔,結果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是使命感嗎?是理想嗎?是勇氣嗎?這些全都是。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的:這些人不但獻身,他們也獻「心」。三千多年前中國的比干如果只是獻身而沒有獻心,他一定不會說:「為人臣者,就是殺頭、挖心,也非得據理力爭不可。」倘若古代以色列的耶利米獻身而不獻心,他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宣講上帝的話。至於耶穌呢?他不但獻身,並且把他的心也獻出來,為上帝國見證到底。

    我們比較習慣「獻身」這回事,而對「獻心」就很陌生了。我想這是今日的社會以及宗教的一大問題。我們先從社會這方面來說。有不少人獻身於政治,但因為沒有獻心於政治,因此從政就變成搞政治,為了政治利益,為了權力,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韓國前幾位總統(盧泰愚、金泳三、盧武鉉)不是這樣獻身於政治的嗎?他們執政幾年就積蓄了幾億美元的大財產。但是一但權力轉移以後,他們所做的事就被揭發出來,結果成為階下囚。

    我們再看台灣的黑金政治,也是因為獻身於政治的人太多,相對地獻心於政治的人太少。這樣,政治就變成一個人達到政治野心的手段而不是為人民造福,為社會帶來和諧的使命。有人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是,藝術是被崇高的理想驅使的;藝術家不但要獻身,也要獻心才能從事藝術創作。妥協的政治倘若變成賄賂政治、獻金政治、黑金政治,還有什麼藝術可言呢?把這種政治叫做妥協的政治藝術,不是褻瀆藝術嗎!

    在教會裡,獻身是大家很熟悉的詞彙。通常我們把獻身一詞用在傳教者。但是,獻身不只是傳教者的特權。有人做長老、有人做執事、做同工(主日學校長、團契會長、聖歌隊隊長、團契委員、司琴、指揮、廚房、音控、視訊招待交通指揮等等),這不是獻身嗎?我們信主,做教會的會友,這也不是獻身嗎?但是,有多少傳教者獻身而沒有獻心,結果牧會變成一種職業,心靈充滿各種試探。有多少長執獻身而沒有獻心,結果服事變成一種例行公事,心靈上非常空虛。有多少同工會友信徒,也只有獻身沒有獻心,一遇到人生的困難或挫折,就「冷心倒退」。耶穌引用先知以賽亞所說的話句句深入我們每一個人的肺腑: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7:6

    這豈不是今日世界的寫照嗎?我們用美國做例子來說明,根據統計,在美國有七成以上的人相信上帝存在。在禮拜天的GOOG TV電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在富麗堂皇的大教堂做禮拜。但是,我們每天早晨打開報紙來看,就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犯罪報導,殺人、搶劫、詐欺等什麼樣的犯罪都有。難到這些罪都是那些不到三成的不信上帝的人犯的嗎?不見得吧!三百年前把非洲的黑人像動物一樣擄獲到美國,讓他們過著水深火熱的奴隸生活的,不是信上帝每個禮拜天在教堂做禮拜的基督徒嗎?幾年前伊朗和伊拉克戰爭時,把許多無知的少年送到前線讓他們當箭靶、當炮灰的,不是那些信上帝的回教宗教、政治領袖嗎?在佛教盛行的國家,如泰國、斯里蘭卡、甚至我們台灣,強劫犯、殺人犯不是一樣猖獗嗎?而把耶穌致於死地的還不是當時篤信上帝的文士和大祭司嗎?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一點也不矛盾!耶穌說得對,許多熱心宗教人只用嘴唇尊敬上帝,他(她)們的心卻遠離上帝。這是造成宗教的律法主義以及宗教衝突最大的原因。這是徒具形式的宗教,是心靈虛空的宗教。

三、匠心的心靈操練

    一個社會要變成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社會,同舟共濟的社會,人民要獻身於各行各業,更重要的,要獻心於每一個人的所做所為。一個宗教若要減輕信徒心理的掙扎,一個教會若要實行上帝的愛在人間為主要使命,我們不但要獻身,還要獻心。這就是說,獻心是心靈操練的一個重要功課。那麼,要怎樣操練法呢?

    關於這個問題,牧師從日本陶藝一個小小的經驗得到很大的啟發。相信許多人去過日本,對其乾淨的環境,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從計程車司機到百貨公司的售貨員的彬彬有禮,都有深刻的印象。反觀台灣的社會亂象,爭先恐後的交通,商店以及餐廳服務人員的態度傲慢,不免自問:人家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尤其令我們欽佩的,是大多數日本人敬業的精神。這一點特別從陶藝方面看得出來。眾所周知,日本的陶藝是很有名的,一個小茶杯,一個茶壺,價值連城。因為從陶藝中,似乎可以聞到陶匠的氣息,看到陶匠聚精會神的神態,並且察覺陶匠「一心不亂」、「忘我」的心境。是的,陶匠的生命活躍在那個小茶杯裡面,陶匠的心靈在那茶壺中鼓動著,我們甚至可以察覺到,陶匠近乎宗教的熱忱在那一個陶藝品上散發出心靈力量感應著我們。這是我從日本陶藝中得到這樣的認識與啟示。

    從日本的陶藝所得到的啟發應用在我們的心靈操練上,我把它叫做「匠心sai-hu操練」。追根究底,宗教不是形式的問題,而是「心性」的問題。猶太教的法利賽人和經學士責問耶穌:「你的門徒為什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可7:5給他們這樣一問,耶穌就跟他們不客氣了。他用以色列的先知以賽亞的話,指著他們說:「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豫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耶穌所指責的不是傳統。他指責的是把傳統當作「現成的」宗教。這是便宜的宗教、懶惰的信仰、沒有匠心靈魂的宗教行為。

    講到這裡,記得《孟子》裡面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不是至理名言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可以說一語道破了做事的根本。「苦其心志」,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心靈操練」。我們做事情,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有堅強的意志才不會打退堂鼓,有堅定的毅力才不會中途而費。如果我們做事「必先」苦我們的心志,在我們追求上帝的真理,實行上帝的公義和愛,不是更需要「必先苦其心志,操練我們的心靈」嗎?耶穌所以能把他的生死置於度外,至死忠心於上帝國的使命,他的心靈不是這樣鍛鍊出來的嗎?他先獻心於上帝,然後獻身於上帝國的大事工。

    我們跟從這位耶穌,固然要獻身,更重要的是獻出我們的心,無論在教會或社會,做什麼事一點也不馬虎,全心全意去做。這樣獻心,我們才能真正嚐到豐盛生命的滋味。這是我們心靈操練的第二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hurch18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